防止非法中介陷阱 保护消费金融安全
近年来,防止非法“代理退保”、中介“代理维权”、陷阱消费“债务减免”等非法中介活动频发,保护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金融合法权益,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。安全这些非法中介机构以“专业权利保护”、防止非法“全额退保”、中介“无条件债务减免”等噱头吸引消费者,陷阱消费但实际上背后隐藏着沉重的保护陷阱。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(以下简称“民生信用卡中心”)提醒消费者提高警惕,金融防止非法中介陷阱。安全 一、防止非法“代理退保”——穿着维权外衣的中介敛财陷阱。 非法中介机构最常见的陷阱消费做法之一就是“代理退保”。犯罪分子诱使消费者以“全额退保”、“代理退保手续费”的名义委托其办理保险退保,主要手段包括: 1. 虚假承诺。犯罪分子谎称可以“全额退保”或“拿回更多钱”,诱使消费者支付高额手续费。 2. 伪造材料。犯罪分子通过伪造证据、恶意投诉等方式损害消费者的信用记录。 3. 收取高额费用。成功代理退保后,犯罪分子收取的服务费远高于市场标准。 二、“代理维权”——以维权的名义进行诈骗。 “代理权保护”是非法中介机构的另一种惯例。他们以“帮助消费者保护自己的权利”和“解决债务问题”的名义“保护自己的权利”。事实上,他们通过以下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: 1. 煽动情绪。犯罪分子利用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不满,夸大问题的严重性,煽动消费者采取过度行为。 2. 收取高额的服务费。在所谓的“权利保护”过程中,犯罪分子收取的费用远远超出了合理的范围。 三、“债务减免”——虚假承诺背后的法律风险。 非法中介机构以“减免债务”、“无条件解除债务”等承诺吸引消费者,实际上通过以下方式侵犯消费者权益: 1. 前期费用高。犯罪分子要求消费者支付大量的“服务费”和“咨询费”,但实际上并没有提供任何实质性的服务。 2. 伪造协议。犯罪分子通过伪造债务减免协议来欺骗消费者的信任。 3. 转移资金。犯罪分子诱使消费者将资金转入其账户,然后拉黑消费者,卷钱逃跑。 上述行为不仅不能真正解决问题,而且可能使消费者面临法律风险,陷入更大的困境。在此,民生信用卡中心温馨提醒您: 1. 增强风险意识。消费者要警惕“全额退保”、“无条件减免债务”等承诺,不要相信陌生的电话和网络信息。 2. 通过正规渠道解决问题。遇到问题应通过金融机构或监管机构的正式渠道反映和解决,不得委托身份不明的中介机构。 3. 保护个人信息。不易向他人披露身份证号码、银行账户等重要信息,防止信息泄露。 4. 学习金融知识。通过正规渠道学习金融知识,提高识别非法中介的能力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三夫户外 2024 年业绩承压,2025年业绩承压 年 Q1 逆转增长,X
- 泉州“10后”足球少年与西甲签约
- 公益植树有助于振兴农村振兴
- 第一季度,中金印力消费REIT净利润638.68万元
- 中信银行六安分行举办“三八节”古色古香的穿搭秀活动
- 优化供应链金融工业银行滁州分行首次实施反向保理业务
- 中信银行与华龄出版社携手启动 银龄“领读者”专项行动
- 泉州“10后”足球少年与西甲签约
- 零食界的“蜜雪冰城”:收入393亿,收入1.4万 店铺薄利生意
- “悦会庐州——讲老城故事,听老城声音”2025年世界阅读日经典阅读活动成功举行
- 泉州对出租车计价器进行计量监督检查
- 洛江:“文化旅游 一体化发展刺激城市新活力
- 中信银行合肥滨湖支行党支部联合观湖网格党总支开展工作“党旗带领学习雷锋,志愿服务温暖人心”党建活动
- 泰康接入大型DeepSeek模型,全面打造大健康科技能力
- 比亚迪继续打击黑人公关,造谣者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
- 泰康接入大型DeepSeek模型,全面打造大健康科技能力
- 永辉半个月关闭29家门店,blt、必胜客继续调整
- 詹记“鲜制鲜售 好青团”
- 《丝绸之路潮艺》国际当代潮流收藏展在古城举行
- 防非宣传“零距离” 守护群众“钱袋子”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